编者按
日前,中央、自治区相继出台一系列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发展、支持商贸企业线下促销、降低市场主体成本等多方面措施。
为重大项目“引擎”保驾护航、多种方式助企纾困,充分发挥消费“稳定器”作用、用好财税“组合工具”、助力中小企业轻装前行……我区各行业各部门积极行动,亮出“组合拳”、打好“主动仗”,为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宁夏多措并举助力工业稳健运行
“今年截至目前公司发展不错,仅人员就比去年增加了20余人。”7月2日,银川华信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维斌介绍,自治区助企纾困的各项政策,以及企业自身十余年的技术积累,助力企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据介绍,该公司投资建设产业互联网体验中心及相关项目,按相关规定享受了留抵退税政策,退税金额179467.2元,为企业现金流、资金链保持良好经营起到很好的作用。
“我们还享受了2022年第一批稳岗补贴9638.9元。”黄维斌表示,一项项助企纾困的政策,对企业稳健运行和科技创新引领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自治区出台的《工业经济稳增长36条政策措施》惠企纾困举措更加精准,更好帮助企业渡难关、增动能、促发展、添活力。”采访中,多家企业负责人表示。
平罗县滨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充分利用自治区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助推企业发展,今年以来,各类高性能碳化硅系列产品继续在国内国际市场走俏。
“我们企业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揭榜挂帅’项目攻关、贷款贴息等方面均享受了‘工业经济稳增长36条政策措施’的相关补助和资金支持。”平罗县滨河碳化硅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涛介绍,尤其是按照“先立后破”原则,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低于“十四五”全区单位GDP能耗下降激励目标的非“两高”项目,不再要求落实能耗指标,这实实在在的“利好”政策,更为企业树立了良好的发展信心。
今年以来,宁夏持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精准施策,多渠道多维度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助力工业经济稳步增长。
出台《关于振作工业经济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的行动方案》,形成落实财税政策、优化金融环境、做好保供稳价、挖掘需求潜力、健全保障措施5个方面23条政策措施;6月1日实施的《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小企业促进条例》,从财税支持、融资促进、权益保护等方面,优化中小企业经营环境,支持中小企业创业创新,争取国家小微企业融资担保降费补贴6697万元。对2021年度实施融资租赁的制造业企业给予补贴4603.42万元,帮助企业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
“加强政策推送。强化和完善168公共服务平台,向5000余家中小微企业推送国家、自治区出台的各类政策和信息5280条,企业点击量达到5万余次。”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区实施分组包抓攻坚,将60户重点企业分解到厅稳增长包抓工作组,协调解决企业困难。并建立了重点企业问题台账、“3个100”项目问题台账和“专精特新”企业服务台账,配套建立问题办理机制,95个涉及企业融资困难、物流受阻等重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据介绍,我区将继续减轻中小企业负担,确保无分歧账款全部清零;缓解企业融资难题,力争今年全年帮助企业融资200亿元以上;加速优质企业培育,新培育“专精特新”企业100家以上,帮助中小企业保生存、保效益、保发展,全力打好市场主体纾困战,推动工业经济平稳运行。(记者 丁建峰)
宁夏滨泽新能源6万吨/年工业尾气生物发酵法制燃料乙醇项目。记者 丁建峰 摄
一纸消费券唤醒城市“烟火气”
6月30日,在新百连超良田超市,一片熙熙攘攘的景象。每个收银台口前,结账的顾客都排起了长队。
“绝大部分顾客结账都要使用政府消费券,程序相对复杂一些,我们及时开启应急收银口,提高结账速度。”新百连超副总经理李莉告诉记者。
“人气很旺,市场很火,消费券的‘乘数效应’明显。”消费券带动的增长,李莉心里有一本账:6月以来,随着政府消费券的陆续投放,新百连超门店整体销售和客流均有较大增长。新百连超累计收券数量约20万张,收券率占商超整体80%左右,带动销售2000万元以上。尤其是6月21日下午,银川市政府消费券再升级,连续3天新百连超销售额实现50%的增长。
来自新百电器的统计显示,6月17日—26日收到4182笔消费券,带动家电类销售近5500万元,实现6月40%的同比增长率。
为了配合消费券使用,6月27日新百集团旗下超市、百货、电器三大业态门店主动延长了营业时间,给顾客留出充足的核销使用消费券时间。
小小消费券正在唤醒市民“买买买”的消费意愿。
打开消费券发放的主阵地——云闪付App,在惠民消费券页面,是琳琅满目的多品类券种,有政府消费券,还有观影、文化旅游、体育、名优特产消费券等。五地市各县区的消费券更是各有侧重,丰富多彩。
购物消费前,打开手机先领券,已成为消费者的“新习惯”。作为领券达人,银川市民马佳几乎没有错过每次政府消费券的领取。“最近领到的家电券,满5000元减800元,有点动心,正在和家人商量购买一台空调。”马佳说。
而用好消费券,需要加强“政商民企”四方互动、衔接捏合。据了解,自6月1日以来,自治区拨付五市消费促进专项资金1.15亿元。截至29日,五市商务部门共发放9511.095万元实物券(含爱心券)80.4122万张,消费券(除实物券以外所有惠民券)249.318万张。
“各地商务部门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发挥政府资金的撬动作用,联合企业加大消费券的乘数效应。商贸企业配合消费券也会积极推出促销打折惠民活动,让出‘真金白银’的折扣,把消费券带动的消费热情持续点旺,逐步激活经济‘微循环’。”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消费券只是“催化剂”,要让消费形成良性的“化学反应”,还需要更多实质性的行动稳就业促增长。7月2日,自治区商务厅主办的2022年“夜宁夏 潮生活”主题促消费暨第三届宁夏夜绽生活节,拉开了今年下半年促消费的大幕。记者了解到,继刚刚举办的枸杞节、宁夏美食节、首届宁夏物流节等活动之后,肉类产业博览会、新能源车节等一批消费惠民活动正在积极筹备中,持续创造市场消费新热点。另外,商务部门支持依托特色商业示范街区和智慧商圈等,打造餐饮、购物等高品质夜间消费集聚载体,支持引导全区重点商贸流通骨干企业和商业综合体引进各类知名品牌首店等。
“促消费保增长,是一项系统工程,消费券后,还会有‘组合拳’‘大文章’要做。”自治区商务厅相关负责人说。(记者 杨 娟)
纾困政策直达快享助企加速跑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多种因素影响,就交通运输行业而言,物流企业、卡车司机收入普遍下降,经营遇到困难。
“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包括税费减免、社保缓缴、延期还贷、财政支持等,帮公司缓解了压力。”7月2日,宁夏天豹固原汽车运输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周继武告诉记者,前不久,该公司刚刚享受到社保费减免政策,“虽然目前的处境比较艰难,但熬过这段时间就好了,我们对未来的发展有信心。”
国家稳岗位提技能防失业、缓缴企业社保费政策出台后,自治区人社、财政、税务部门结合我区实际研究细化落实措施,及时出台了实施降费率和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等“12条”政策措施。“中小微企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尤其小微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实施降费率和缓缴社会保险费政策,就是要给市场主体信心,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各行业健康发展。”自治区人社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同时,宁夏区税务局、自治区人社厅联合推行“免申即享”稳岗返还经办服务模式,经办机构通过后台数据比对,提取符合领取资格企业信息,即可为企业办理社保费缓缴等业务。
“我们不用主动申请,也不用提供任何证明材料,直接就办好了,从以前的‘我们找政策’变成‘政策找我们’了。”周继武说。
今年建立的财政资金直达机制和继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是党中央、国务院为应对疫情影响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支持地方扎实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的重要举措。在宁夏,一项项减税降费政策落地落细,为企业增添了创新发展的底气和勇气。
3月,自治区财政厅、宁夏区税务局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实施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的公告》,将宁夏“六税两费”减免政策适用主体范围扩大至全部小型微利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并顶格减免“六税两费”。
这无疑是用“真金白银”为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解了“燃眉之急”。
青铜峡市绍平粮油有限公司是以粮油生产为主的小微企业,业务相对单一固定,原材料价格、人工价格的上涨、市场的激烈竞争让企业发展受限,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小微企业‘六税两费’减免政策发布以后,税务部门第一时间就联系我们,辅导我们通过电子税务局办理退税60万余元。”绍平粮油相关负责人何少军说。
围绕办好民生实事、为企业纾困解难、加强政策调控等方面,今年以来,宁夏财税部门快速行动,密集出台多项政策,充分发挥政策效应,为经济稳增长提供良好支撑。
“用好减税降费的‘大礼包’,让企业发展更有信心。我们将继续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抢抓政策窗口和时间窗口,与其他相关部门推动各项退税减税降费政策尽快落地见效。做好退税减税‘下半篇’文章,为高质量发展增添动能,尽早实现‘放水养鱼’‘水多鱼多’的政策效果。”自治区财政厅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记者 王 瑞)
重大项目建设提档加速添引擎
在经济运行“数据图”里,重大项目是影响各项指标的关键“因子”之一。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今年1—5月,我区累计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2%,万华化学MDI等15个项目实现开工。
这一数据的背后,是连日来我区相关部门着力落实中央和自治区一系列关于“稳经济保增长促发展”措施,着力在强化项目要素保障、优化投资项目审批等方面加强协作,形成工作合力,大抓项目、抓大项目、抓高质量项目,稳住基础、增添动能、促进发展的注解。
以高质量服务推动高质量项目建设,我区有关部门通力协作,持续完善用地、用能、用水等要素保障。近日,自治区自然资源厅联合交通运输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提升自治区重点公路项目建设用地服务和监管能力的通知》,在严格落实国土空间管控要求,强化耕地保护、节约集约用地前提下,按照“要素跟着项目走”的原则,统筹足额保障重点公路项目用地需求,进一步提升建设项目用地预审、审批效率,依法高效保障重点公路项目建设用地,对重点公路项目用地开通绿色通道,做到即来即办、优先审批。对标中央明确的基础设施建设五大领域,我区印发《宁夏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行动方案》,明确六大领域21项重点任务,谋准谋实重大工程项目,加快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方案》提出,将推动“新基建”和传统基建融合发展,提高基础设施全生命周期综合效益,补齐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短板等。“聚焦重点领域,精准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增后劲的重大工程项目,进一步释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引领的投资潜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相关处室负责人介绍。全区工信系统通过“抓服务、抓督查、抓谋划、抓入库”等多种举措,综合施策,自治区“三个100”重点工业项目建设提速明显。
下一步,宁夏将继续以先行区建设为牵引,坚持“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快干是硬要求”的工作导向,加强重点领域投资,加强投资项目管理,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加强项目要素保障,以低碳绿色为方向推动转型发展,提高产业链创新链协同水平,为高质量发展再添新动能。(记者 毛雪皎)
深挖股权投资基金动能 打好“扩大内需攻坚战”
增泵加压、畅通管道、颗粒归仓。
6月29日,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用这三个词概括我区深挖股权投资基金潜力、发挥基金推动企业动能、打好“扩大内需攻坚战”的有效举措和显著成果。
据了解,目前我区共有37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股权创投类私募基金66只,2021年已投资落地项目19.5亿元。今年,因受疫情和项目数量影响,各投资机构普遍对市场采取观望态度,对存续项目筹划退出,计划投资金额缩水严重,新增投资难的情况日益加剧。
如何“挖潜扩需”,激发我区股权基金市场活力?
“投资是经济的动力和晴雨表。我们为各基金挖潜力、定目标,挂图作战,力争今年投资金额较去年提高5%—10%。”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针对各基金“惜投”的情况,地方金融监管局创新工作举措,联合宁夏证监局等单位召开首次股权投资基金调度会。同时,多方开源引“活水”,联合深圳私募基金业协会举办宁夏领军企业深圳基金对接会,成功引入深创投、同创伟业、高瓴资本等东部发达地区头部基金投资我区重点企业。针对我区涉农企业多、对基金吸引力差的问题,引入招商中垦资本拟投资西鸽酒庄、塞尚乳业等农业企业,有效缓解我区产业龙头企业“资金荒”的难题。
目前,我区投资基金投资方向主要集中于传统行业。据统计,投向化学原料、农牧渔产品、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的基金数量占比50.98%,在投本金占比62.15%。“针对各基金反映可投项目少、落地难的情况,我们联合有关部门着力选育优质项目,通过扩充专精特新、科技小巨人、优质农业产业后备项目库并向贡献突出的投资基金重点推介,形成正向反馈和激励机制,各基金投资积极性明显增强。”该负责人介绍,该局督促各投资基金增强责任感,月督促、季报告,充分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用,同时为拟投基金提供各项便利,为基金注册募资落地等各个环节提高“舒适度”。
以投资赋予企业动力、以企业赋予经济拉力,自治区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成功为基金“活水”增泵加压、畅通管道、颗粒归仓,目前各股权投资基金2022年拟投金额有望超过去年,达34.2亿元。(记者 陈 瑶)